iT邦幫忙

3

【如何快速學習新技能 ?】軟技能 : 十步學習法

  • 分享至 

  • xImage
  •  

學習「怎樣學習」

Yes

大綱

  • 學習能力
  • 軟技能:代碼之外的生存指南
  • 十步學習法「概述」
  • 第一部分:「研究」
    • 第一步: 了解全局
    • 第二步: 確定範圍
    • 第三步: 定義目標
    • 第四步: 尋找資源
    • 第五步: 創建學習計畫
    • 第六步: 篩選資源
  • 第二部分:「學習」
    • 第七步: 開始學習,淺嘗則止
    • 第八步: 動手操作,邊學邊玩
    • 第九步: 全面掌握,學以致用
    • 第十步: 樂為人師,融會貫通
  • 學習是一種類比行為

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

對於軟體工程師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除了技術的持續演進以外,在面試時,沒有一兩個技能可以展示,還會被懷疑是不是能力不夠。

現在的職場 : 
    優秀的工程師具備多個「 技能 」 已是常態。

學習瓶頸

學習全新的技術時,時常感到 :

  • 力不從心
  • 進度緩慢
  • 成效甚微

有時甚至出現乾脆放棄的念頭

問題點

不是是「意志力」的問題,而是「學習方法」的問題

前人經驗

軟體設計有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鑑,軟體工程師學習新技能的方法,也是有經驗可循。


軟技能:代碼之外的生存指南

學習篇 : 十步學習法

作者自創的「十步學習法」,它有非常好的參考價值,不一定要完全照它的方法實行

但它的思維與邏輯,是合理且有系統的。可以依據個人的習慣,精簡與改良。

個人使用的程式技術學習方案

除了,作者提供的「十步學習法」,也分享經過我調整後,個人正在使用的程式技術學習方案。

這個方案會需要三種技術支援:

  • Markdown 語法
  • git 版本控制
  • gitlab 代碼託管平台

在說明每一步驟的概念時,會使用我的作法,當作範例。

拋磚引玉

同樣的,也不需要完全依照我的方法實行,這只是個拋磚引玉,

也許可以激發你 創建最符合你習慣的學習框架。


十步學習法「概述」

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將學習這個動作,拆解成十個步驟

十步學習法

  1. 瞭解全局
  2. 確定範圍
  3. 定義目標
  4. 尋找資源
  5. 創建學習計劃
  6. 篩選資源
  7. 開始學習,淺嘗輒止
  8. 動手操作,邊玩邊學
  9. 全面掌握,學以致用
  10. 樂為人師,融會貫通

具體來說,分成兩大部分:

study-method

第一部分: 「研究」

  1. 瞭解全局
  2. 確定範圍
  3. 定義目標
  4. 尋找資源
  5. 創建學習計劃
  6. 篩選資源

第二部分:「學習」

  1. 開始學習,淺嘗輒止
  2. 動手操作,邊玩邊學
  3. 全面掌握,學以致用
  4. 樂為人師,融會貫通

第一部分:「研究」

先「研究」在「學習」

是因為「自我學習」,並不像是學校或補習班,有完整的教材大綱,可以由淺入深的逐步進展,

為了避免教材的內容,一下子太過深入,導致出現挫折感。

「研究」就是在設計「教材」

完全依照個人

  • 需求
  • 目標

規劃一個最符合自己的課程內容

在第二部分「學習」時

才能從「入門到精通」,而不是「入門到放棄」

第一步: 了解全局

對於,要學習的知識領域,進行一個「概略」的了解。
不需要很清楚的知道,背後的理論 與 實作的方法。
只需要知道 「有這個東西」,大腦中先有個模糊的形狀,就是這一步驟要的目標。

未知的未知:
    先去知道自己還有什麼不知道,才會知道自己需要知道什麼。

我的作法

  • 打開瀏覽器,使用搜尋引擎,「開始搜尋」

我通常會把搜尋到,看起來可能有價值的網站,記錄在分類的資料夾內

001-1.folder

編號 000-2 結尾為 ref 的 Markdown 文件

001-2.ios-ref

ref 代表的是 reference 參考資料

001-3.ios-ref

當下次需要使用時 就可以打開檔案 快速訪問


第二步: 確定範圍

第一步的延伸,「概略」了解了整個知識領域的內容後,再來就是要界定學習的「範圍」。

因為,一個主題的背後,通常還會有更多延伸的子項目,如果打算全部學下來

除了很困難以外 在實務上也沒有必要

「快速」學習的原因

80 / 20 法則 :
    只先學習最重要的 20 %
    就能完成 80 % 要達到的目標

速度

教材少了 80% 速度也會快了 80 % (學習不要從封面到封底)

我的作法

將先前查找資料時,發現看起來是重要的 20 % 關鍵字詞,

記錄在 編號 000-3 結尾為 data 的 Markdown 文件 :

002.data

data 代表的就是資料

以供後續資料查找時可以快速瀏覽。


第三步: 定義目標

會去學習新的知識或者新的技術,一定是有一個想要達到的目標

這個最終目標,一定還能再拆解成各個小目標:

  • 當任務的目標越小,就越有可能達成;
  • 達成的任務越多,就越有可能成功。

里程碑的意義

人類是一種...
    需要反饋,才能繼續的生物
如果,遙遙無期 . . .
    沒有反饋,容易放棄

我的作法

我會將我要達到的目標,紀錄在 編號 000-5 結尾為 task 的 Markdown 文件

003-1.ios-task

task 代表的就是任務

003-2.ios-task

我會用多選框的語法,來追蹤我目前任務的達成率。


第四步: 尋找資源

類似於第一步

  • 第一步驟 - 以「廣度」,了解越多的資料越好。
  • 第四步驟 - 以「深度」,能夠把你界定的範圍與定義的目標,涵蓋的越多越好 。

我的作法

通常在官方網站或者技術教程網站,可以找到想要的資源。

Example:

Tutorialspoint

	印度人架設的技術教程網站,裡面涵蓋的技術資源非常廣泛。

004-1.tutorialspoint

另外一個最常見的,就是買一本有附範例的技術書籍

004-2.book

書籍的選購,也是依據第一步的資訊搜集,以及第二步與第三步的分類所決定的。


第五步: 創建學習計畫

安排教材資源的學習「順序」

「順序」

不一定要依照網站的大綱或者是書籍的目錄,

可以互相參考,根據需求自行決定。目的是為了將各個章節,碎片化的知識有系統地組合起來。

支撐

學習計畫也將會是「學習」部分的重要支撐,每當學習到有些疲累,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

看到當初花了不少心血制定的計畫,「不甘心」的情緒以及完成計畫後可以達成的「未來」,多少又可以帶來點動力。


我的作法

我會將我的學習計畫,紀錄在 編號 000-1 結尾為 list 的 Markdown 文件

005-1.ios-list

list 代表的就是「待辦清單」

005-2.ios-list

同樣使用多選框的語法,追蹤目前計畫的達成率。


第六步: 篩選資源

第四步的延伸,為了更符合第五步的學習計畫,要再更精簡。

刪除那些已經有重複內容的資源,刪除的標準就是兩者相比較 :

  • 質量比較好的留下
  • 質量比較差的移除

我的作法

有時候會省略,因為第四步驟時,有可能就已經完成了。


第二部分:「學習」

「研究」對於一個新的知識領域來說,只會做一次,做完之後,基本上不會再做更大的改動。

第二部分的「學習」: 第七步到第十步

  1. 開始學習,淺嘗輒止
  2. 動手操作,邊玩邊學
  3. 全面掌握,學以致用
  4. 樂為人師,融會貫通

「第二部分」是一個循環,每一個章節的內容,都會套用這個流程,進行學習。

而且可能不僅進行一次循環,對於特別重要的章節 -> 循環往復

不斷的「迭代」

直到,融會貫通完全掌握,能夠教導別人為止。


第七步: 開始學習,淺嘗則止

學習中,有兩種容易犯的錯誤 :

  • 盲目開始,太快行動
  • 準備太多,太晚行動

為了在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當掌握了最小可以動手操作的知識,就應該馬上進行實際操作。

如果先消化完所知的知識,然後再進行操作,
有些不熟悉的知識,會忘記,然後又回頭察看。

如此情況

不如就像玩新的遊戲時一樣,先稍微閱讀下說明書,然後就開始。

當遇到不懂時再回來察看,如此就能在兩者之間達到平衡。


我的作法

我會在 gitlab 的站台上,建立一個全新的專案,以 SE 結尾命名

SE 代表的是 Sample Example
  • 如果是 Java 的專案,會取名叫 JavaProjSE
  • 如果是 Android 的專案,會取名叫作 AndroidProjSE
  • 如果是 iOS 的專案,會取名叫作 iOSProjSE

006-1.ProjSE

以此類推

006-2.ProjSE

所有初期,類似於 Hello World 的這種基本的語法測試,都會涵蓋在 SE 系列的專案中。


第八步: 動手操作,邊學邊玩

非常相似於第七步

  • 第七步 - 強調的是「開始」
  • 第八步 - 強調的是「動手」

核心概念

在實作中學習

實作時,無須你刻意尋找,很多問題就會自然而然地從腦海中浮現。這些問題會引導你走向正確的方向。

當回頭尋找問題的答案時,除了解決問題本身以外,還會比先看教材在實作的流程,理解的更加深入。


我的作法

我會將我發現的問題,紀錄在 編號 000-4 結尾為 issue 的 Markdown 文件

007.ios-issue

issue 代表的就是「議題」


第九步: 全面掌握,學以致用

解決第八步時,遇到的問題,方法可以是查資料、看影片、問別人...各種方法都可以。

目的是在你界定的範圍內,沒有模糊且不確定的地方。

我的作法

我的專案名稱,就會擴增到:

  • Util 結尾
  • UI 結尾
  • 特殊功能的代稱

008-1.ProjUtil

  • JavaProjUtil 收錄 Java 共用的 Util 工具
  • iOSProjUI 收錄 iOS 各種 UI 元件的使用範例

008-2.ProjUI

有了這些「工具專案」,要開發新的應用程式時,就不會是從頭開始。

甚至一些簡單的功能,使用複製貼上大法,就可以直接搞定。


第十步: 樂為人師,融會貫通

一般的學習,通常到了第九步驟,就會認為自己已經學會了。

但要檢驗是否真的學會,最好的方法:

將所學到的知識教給別人。

唯有此時,才能發現有些地方:

你以為你懂,但其實還沒摸透。

而且,要將理解到的知識,組織成別人能夠聽懂的語言:

一定是對於這個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才能辦到。

我的作法

除了偶爾 技術簡報 以外,還開始做了 Youtube 影片。

Gamma Ray 軟體工作室
gamma-ray-studio
Youtube 影片 確實也是他書中的方案之一

其他的還有

  • 部落格文章
  • 線上論壇討論
  • 朋友或同事對話交流

這些方式,除了能夠收到反饋,也能互惠互利,一起成長。


學習是一種類比行為

上述的「十步學習法」,是一種「快速入門」學習新技能的方法,但並不是一種「快速精通」新技能的方法。

80 / 20 法則

剩下 20% 進階的技術,需要去了解 80% 其他的知識。

想要「快速精通」

唯有走得「穩」 才能走得「快」

關於「學習」

我還有另外一種理解 :

「學習是一種類比行為」   

「道」

不同種類的事物做到極致,背後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例如

  •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護城河」的概念,就相似於孫子兵法的「先勝後戰」
  • 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 : 人世間所有的煩惱都源自於人際關係,就是 人與人之間的「耦合性」問題
  • 組織團隊規模限制 150 人的門檻 : 也是一種 員工與部門的「內聚性」問題

未來

要學習的東西肯定是越來越多,如果能夠駕輕就熟的使用這項技能,那麼面對未來的挑戰 肯定是無所畏懼。

因為 「不會就學」,而且除了「學」 你還知道「怎麼學」!

語錄

工程師雞湯

信念決定思想,思想決定言語,言語決定行動,
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價值,價值決定命運。
						-- 聖雄甘地

參考資料

  • 軟技能 - 代碼之外的生存指南
  • 個人程式技術學習方案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